我们深入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把民生的“关键小事”作为“头等大事”来办,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新的变化、得到更多实惠。 基层是年轻干部最好的课堂(人民论坛)向贤彪2021年01月29日08:13来源: 近年来,不少年轻干部走出机关大楼、扎根基层一线。 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,还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,都活跃着他们忙碌的身影。 这些干部深入基层、服务百姓,经受了锻炼、增长了本领,通过“下沉”激扬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 “意莫高于爱民,行莫厚于乐民。 ”我们的干部来自人民,为了人民,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。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,只有坚持到群众中去、到实践中去,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,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,才能真正认识基层、熟悉基层,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 不少干部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延伸到田间地头,常走乡村小路,常睡农家土炕,常吃农家饭菜,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,从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捕捉民意,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,动真情、办实事、解难题,跟老百姓成了知心朋友。 事实证明,干部沉下去,拉近的是感情,转变的是作风,凝聚的是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的合力。 干部究竟是浮在上面还是沉到下面,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效果往往大为不同。 当年,焦裕禄为治理兰考风沙盐碱,经常不辞辛劳地跟着调查队,追风向、查风口,把自己变成了满身泥水的农村“脱坯人”。 谷文昌为让东山披上绿装,常拜群众和技术人员为师,与他们一起干活、一起流汗,找到了遍植绿荫的“锦囊”。 今天,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,想了解情况随时能打视频电话,但“键对键”不能代替“面对面”。 工作中的许多问题,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好法子的。 只有既“身入”又“心入”,沉到基层听民声、集民智,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,才能收获真知灼见,启发工作思路,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。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,实践是最好的教材,群众是最好的老师。 深入一线、贴近群众,面对面开展工作,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,也是新时代干部应有的作风。 干部下沉,不再是浮在水面的“葫芦”,而是做扎进大地的“根须”,身上就会少一些书卷气息、多一些泥土芳香。 这泥土芳香里饱含的浓浓真情,让自己懂得心存感恩、胸怀大爱;这泥土芳香里浸润的辛勤汗水,让自己懂得脚踏实地、拼搏奉献;这泥土芳香里凝练的朴素智慧,让自己懂得俯下身子、虚心学习。 到基层去、扎根在泥土中,用脚步丈量大地,用奋斗诠释青春,才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,收获不一样的成长。 “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;无惛惛之事者,无赫赫之功。 ”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“无字之书”,是每名年轻干部都应做好的必答题。 青春之路,始于足下。 积极下沉到基层一线,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,与群众汗洒在一起、事干在一起、情融在一起,听到真言、学到真知、领悟真谛,广大年轻干部就能在实践的磨砺中更好守初心、担使命,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,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健、更扎实。 为防止民众集会,首尔光华门广场增设的防护栏杨帆摄人民网首尔8月16日电(周玉波杨帆)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16日消息称,截至当天0时,韩国较前一天0时新增1556例新冠确诊病例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日本黄色动作片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issionhsa.com/ss/124.html |